打造灵秀湖北品牌 建设旅游经济强省

时间:2012-04-27浏览:234

4月26日,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做客荆楚网,并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

  荆楚网消息(记者董红菁 见习记者白云 洪奕立 通讯员 曹巧红)“全省接待旅游达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2亿元,同比增长29.53%和36.45%。”2011年,我省旅游业取得了瞩目成就,旅游引擎功能日益彰显,“灵秀湖北”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地位不断巩固,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12年,湖北旅游业将如何实现新跨越?4月26日,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做客荆楚网,并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就湖北旅游规划、“灵秀湖北”主题形象推广、旅游信息化建设、“中三角”旅游一体化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过去的一年,湖北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位列全国第7位和第10位,请问在2012年,湖北旅游将如何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会有哪些重点工作规划?

  张达华:“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是今年全国上下的主题,旅游业如何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我认为必须在围绕中心中找方向、找定位,在服务大局中求突破、抓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牢牢把握”,我们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与这四个“牢牢把握”是完全吻合的,上合国情、中合省情、下合民意。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发展旅游业就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顺应了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是依靠大项目、大企业支撑的实体产业,顺应了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旅游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产业,在前进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顺应了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旅游业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旅游业本身就是从不同层面改善民生、提高幸福指数,顺应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只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全力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我们完全有信心在2012年取得新突破,确保实现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8%和20%的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具体规划上,我们将主要抓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推进“四大工程”。

  第一,着眼于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推进“灵秀湖北”品牌提升工程。就产品而言,多管齐下,不断提升“灵秀湖北”品牌形象,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就市场而言,以国内旅游为重点,通过多途径促销,不断扩大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一是全力推广“灵秀湖北”品牌。采取“联合推介、捆绑宣传”的方式,在央视推出“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广告,加大对“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和十大旅游新秀”的持续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放大“灵秀湖北”品牌效应。全力办好今年7月在我省举办第六届华中旅游博览会,利用会展契机,加大“灵秀湖北”全方位推介和市场对接。二是着力打造十大核心景区。以核心吸引物为支撑,促进现有高等级旅游景区特别是4A、5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培育一批区域性旅游品牌。三是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高“灵秀湖北”游客满意度。

  第二,着眼于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进市场主体培优扶强工程。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围绕“十二五”旅游规划确定的50个重点项目跟踪督办和服务,突出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营运。拟筹备召开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推进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有震撼力的特色旅游项目和精品名牌。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建设。牢固确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支持重组联合,推动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旅游发展环境建设。筹备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充分发挥产业委员会的协调、督办作用,在落实服务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软环境,全方位为市场主体服务,形成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着眼于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推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工程。一是强力推进“两区”旅游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在“两区”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打造旅游精品名牌。启动“两区”旅游总体规划建设,以规划引领重大项目、资金和政策安排。推进大别山试验区红色旅游、名人名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培育核心旅游产品。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土苗民族风情旅游、清江山水休闲游,培育中心旅游城市和旅游节点城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二是强力推进“一主两副”城市旅游目的地发展。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旅游业为龙头和支撑,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三是强力推进荆州旅游“壮腰工程”。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荆州振兴中的引擎作用,加快推进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熊家冢遗址博物馆、荆州古城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四是强力推进“中国农谷”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区、农业科技先行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四区”目标,推进“中国农谷”综合体的发展。五是强力推进“中三角”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围绕“1+6”的联动模式,利用“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会商会形成的成果,跟进确定的行动计划,在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串珠为盘,捆绑发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打造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旅游板块。

  第四,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推进全域旅游富民惠民工程。以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促就业、惠民生的功能。一是大力开展“五位一体”创建,扩大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名街、星级农家乐创建范围,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让人们群众在发展旅游中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交通、水利、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新产品,满足游客新需求,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三是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千万十”旅游人才工程,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地为旅游业发展服务。

  记者:我们注意到,2011年 “大力推广‘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入选“湖北2011年十件大事”,受到全省人民的广泛关注,请问今年推广“灵秀湖北”将有哪些新举动?

  张达华:为推广“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省旅游局确定2011年为“灵秀湖北”主题形象宣传年,并开展了 “四个一”宣传活动。即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灵秀湖北”论坛,制作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旅游画册、一本形象生动的文学游记、一本辞情共美的旅游诗词。经过全方位、多视角地广泛宣传推介,“灵秀湖北”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灵秀湖北”正朝着我省对外开放的统一形象品牌大步迈进。

  今年,我们根据旅游市场促销的新趋势,按照国家旅游局明确的2012年欢乐健康主题年要求,结合我省旅游市场实际,确定2012年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深度推广年,通过“四大营销计划”持续放大“灵秀湖北”品牌效应,提升旅游名片和旅游新秀的品牌价值。

  一是会展营销计划。今年7月6日至8日,第六届华中旅游博览会将在武汉举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为平台,全面包装“灵秀湖北”产品,开展全方位、多视角营销。在荆楚网、湖北旅游网配合第六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推出以“灵秀湖北”旅游为重点的“首届华中旅游网上博览会”,力争将其打造成为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最深、效益最好的中部地区旅游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以此扩大“灵秀湖北”影响。

  二是线路营销计划。以“灵秀湖北”为主题,以高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为重点,着力开展三大促销活动。以武广高铁延伸到深圳、京汉高铁年底开通、汉宜高铁通车在即为契机,开展“南北纵贯线、灵秀湖北游”高铁旅游促销,开发沿线省市为主的国内旅游市场。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通车为契机,开展红色旅游专题推广活动。以主要国际客源地市场为目标,参加台湾、韩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推广活动,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欧洲德语区专项产品推广、长江三峡专项推广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际旅游市场。

  三是媒体营销计划。采取“联合推介、捆绑宣传”方式,整合武汉、宜昌、襄阳等地宣传资源,共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九套黄金时段栏目,推出“荆楚大地、灵秀湖北”旅游形象广告片;继续在央视投放“灵秀湖北”形象宣传片,在航班、高铁、车站、地铁站推出旅游形象广告。开辟旅游推介新阵地,利用微博网络,开展“灵秀湖北”互动讨论,不断提升旅游形象。

  四是区域联合营销计划。做好“中三角”城市群旅游产品合作开发与联合推广、鄂渝长江三峡旅游产品合作开发与联合推广、以及我省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市双边旅游产品的合作开发与联合推广工作。

  记者:旅游企业是旅游发展的主体,刚才您提到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培优扶强旅游企业,请问我省在发展旅游实体经济上有何具体措施?

  张达华: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旅游企业的多少和强弱是旅游经济的晴雨表。就我省而言,尤其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旅游企业。参照国家划分标准,我省目前拥有800名员工、年销售额1。5亿元以上的旅游大企业只有4家,不到企业总数的4‰。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之一美国运通公司,资产额达1200亿美金,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营业网点1700多家,年收入270亿美金。我省1011家旅行社年营业总收入80亿,折合美元12亿,只占运通公司的4。4%,当然欣慰的是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为此,我们一定要弘扬重商文化,增强服务理念,为旅游企业和重大旅游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营造旅游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培优扶强旅游企业。在具体措施上:

  一是搞好重大项目对接服务。对全省“十二五”旅游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在招商引资、银行融资、财政补助、质量等级、景区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搞好要素市场的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酒店、游轮、景区、旅行社、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旅游文化娱乐等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联合经营,走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力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力争早日实现旅游企业上市的目标。三是搞好旅游发展环境的营造。对省委11号文件中的重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在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市州,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工作现场会,推进各市州旅游业大发展。加快修订《湖北省旅游条例》,为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记者:“智慧旅游”是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请问我省将会有那些具体行动来建立“智慧旅游”方式?

  张达华:我们将今年确定为“旅游信息化推进年”,就是要围绕“一卡玩遍、一机玩转、一键敲定、一厅全看”的“四个一”的目标,全力打造“灵秀湖北、智慧旅游”。具体的行动也是“四个一”:

  一是建立一套成熟的旅游信息化运作模式。落实省旅游局与移动公司、中国银行湖北分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整合优势资源,推进旅游信息服务外包,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灵活、运转协调的信息化运作模式。

  二是推进一批重大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联合湖北楚游通公司、电信、金融、新浪、腾讯等单位,共同开发数字旅游体验厅、旅游资讯网、“灵秀湖北”掌上游、旅游车辆安全信息监控、湖北旅游一卡通等项目,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支撑。

  三是开发一套先进的EQ软件系统。开发适用于摩托罗拉、三星、中信、华为、HTC等手机的安卓系统,适用于ios系统的客户端下载软件等。同时,举办首届华中旅游网上博览会,与中国日报联合开发湖北旅游英文网、湖北旅游日文网,扩大“灵秀湖北”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发展一批功能齐全的旅游电子商务。积极开展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旅游业务,以功能齐全、方便实用为目标,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化服务。

  记者:“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成为今年湘鄂赣三省的重大行动,继2月10日三省会商会后,三省多部门积极行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久前,三省旅游局在武汉召开了“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会商会议,请问这次会议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下一步三省旅游部门将在哪些方面加强务实合作?

  张达华:打造城市集群,推进经济发展,是世界培育经济增长极的成功经验。湘鄂赣三省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水相接,文化相通,人缘相近,交通相连,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是时代的必须选择,三省党委、政府领导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提出“构建中三角,打造增长极”的战略构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旅游业作为具有较强综合功能的经济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区域合作上优势更为明显,协同发展相对容易操作,也可以很好地统筹促进“中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引擎带动作用,所以我们提出推进“中三角”城市群发展,旅游要先行一步,也是基于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考虑的。

  4月18日,三省旅游部门在武汉召开了“中三角”旅游一体化会商会议,这次会议就加快建设“中三角”无障碍旅游区进行了深入会商,在“1+6”目标(“打造一个集群品牌,推进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市场开发、企业发展、旅游标准、旅游信息六个一体化”)的指引下,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取得了八个方面的重要成果。

  一是建立了“中三角”旅游轮值主席会议制度。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搭建三个合作平台: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将旅游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三省政府协商议题;搭建旅游部门间合作平台,除轮值主席会议制度外,探讨旅游节庆、旅游论坛、旅游执法等其他合作载体;搭建企业间合作平台,探讨建立三省旅游协会联盟和旅游企业联盟。二是确定了“中三角”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框架和思路。规划将在研判“中三角”旅游所处方位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体现构建全国重要旅游板块、带动“中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三地旅游业差异化整合发展和打造“中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等基本思想,更好地指导三省旅游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出了“中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编制方案。将以高速铁路动车网络、国际直飞航线和长江游船为载体,以三省旅游精品为重点内容,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推出“一江两湖三名楼”等若干条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大循环、中循环和小循环旅游产品线路。四是商定了“中三角”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推广方案。近期将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为契机,三省联合组织开展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树立“中三角”对外旅游形象,增强“中三角”旅游的吸引力。五是着手实施“中三角”旅游投诉首接负责制。在“中三角”区域内探索实行“投诉互理、首接负责”的旅游投诉处理模式,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同提高游客满意度。六是策划建设“中三角”旅游门户网站。本着旅游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承办、互利互惠的原则,依托互联网资源,建设“中三角”旅游网,共同推进“智慧中三角旅游”工程。七是启动“中三角”旅游项目和交通项目对接工作。充分挖掘“中三角”旅游资源特色,差异化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建设旅游快速通道,实现旅游线路的无缝对接。八是形成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这次会议的成果,按照《2012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深化“中三角”旅游交流与合作,把三大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

  一是拟定轮值主席会议的主要职责、运作机制、议事制度等,商湖南、江西省旅游局确定后,三省分别向有关城市下发《关于建立“中三角”旅游合作轮值主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机构正式运转。二是启动“中三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委托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单位着手编制规划,争取年内完成。三是组织编排和推广一批“中三角”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三大城市群的旅行社开展实地踏勘,先期设计编排10条左右精品旅游线路,并纳入旅行社推广计划和媒体宣传计划。四是在今年湖南省承办的第七届“中博会”,湖北省主办的第六届华中旅游博览会、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会展活动上,三省共同搭建“中三角”旅游展区,联合推出“中三角”旅游品牌形象。五是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为契机,三省联合组织“中三角”区域内的旅游局、旅行社和旅游企业,赴北京开展一次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树立“中三角”对外旅游形象。六是联合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旅游执法行动,构建统一、完善、健康、有序的旅游大市场,打造“中三角”无障碍旅游区。七是拟定《“中三角”旅游投诉首接负责制实施方案》,争取在下半年开始实施。八是建设“中三角”旅游网,并分别在各省的旅游政务网、资讯网(信息网)上开设“中三角”旅游网窗口,实现三省旅游网络资源共享、旅游信息互通。九是争取年内研究制定“中三角”旅游公路畅通方案,并分别协调三省交通运输部门尽快予以实施。十是共同向国家旅游局作一次专题汇报,待“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轮值主席会议制度建立、旅游合作发展各项工作逐步启动后,三省旅游局共同赴北京,就建设“中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向国家旅游局作一次专门汇报,争取国家旅游局的重视和支持。

  记者:“五一”小长假就要到了,我省又将迎来一个出游高峰。“五一”前夕,旅游系统都为出行的人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张达华: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出游高峰,我们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确保实现游客玩的安心、开心、舒心,确保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一是对假日旅游安全、产品供给、市场监管、服务质量、公共信息服务及假日值班等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市州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加强对旅游交通、游乐设施、景区、宾馆饭店、漂流项目、农家乐旅游的安全隐患排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净化旅游市场;对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进行信息预报和跟踪,要求省及各地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将继续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政务值班、旅游信息、数据统计、旅游质量监管、旅游投诉和12301旅游咨询服务等便民服务。

  二是开展了节假日全省旅游市场检查,时间为4月23日―28日,本次检查以属地管理为主,联合工商、公安对各市、州和县市区采用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驻点检查和随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辖区域内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开展全面检查。各地检查的旅游企业不得少于当地旅游企业的70%。

  记者:张局长作为全省旅游的掌门人,能不能给即将出行的人们推荐几条旅游线路?

  张达华:湖北可玩的地方实在多。我为大家介绍几条比较经典的线路吧。

  武汉都市二日游。武汉及周边旅游建设近两年提速转型,新兴景区景点增多。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楚河汉街、即将开业的华侨城欢乐谷,都是假日旅游的好去处,武汉东湖熊猫灯展也是小朋友的乐园。同时,还可以到武汉周边参与乡村旅游,观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生活乐趣。

  恩施民族风情之旅。恩施旅游交通大为改善,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均可以方便的进出恩施,加之恩施旅游基础设施近两年适应游客需求,也都有了长足进步,为大家在五一期间饱览土家民族风提供了便利。

  峡江风情体验游:此线路经荆州,可游览荆州古城、博物馆和熊家冢大遗址保护区,再到三峡大坝感受现代宏伟的水利工程,到三峡人家体验峡江风情,饱览原汁原味的峡江风光。此线路自驾自助可灵活组合。

  三国故事武当山之旅:此线路沿汉十高速,沿途游览诸葛亮隐居地古隆中,再到道教名山之首的武当山领略天人合一的武当建筑、习练武当武术、观摩武当茶道等。有兴趣还可以将武当山之旅向西北延伸40分钟到十堰恐龙化石博物馆,感受地球历史的沧海桑田。

  大别山红色经典游。此线路红绿搭配,集绿色、红色、古色于一体,新近建成的红旅路一线串珠,十分适宜五一出游。

  湘鄂赣环线游。湘鄂赣交通相接,湘鄂赣环线也是五一假期不错的选择。从武汉、黄石、九江、长沙、岳阳,这条环线,也是旅游风景非常密集的,有黄鹤楼、岳阳楼、黄石矿山公园等。

  记者:湖北旅游不仅在线路设计、景点升级、提升服务等方面自挖潜力,更有走出去吆喝荆楚好风光的气魄。中三角的联合、央视的宣传片、多省市双边的合作、香港法国等国际市场的推介,三年三大步已是很好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湖北游山玩水,共享荆楚文化,湖北旅游的前景会更美好。今天非常感谢张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张达华:谢谢。顺祝大家“五一”愉快!

 

新闻录入: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