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把跨越式发展写在“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跨越式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湖北的实践形式和目标要求。跨越式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人们关心的问题。近日,在省社科院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以下问题发表了观点。
湖北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特定内涵
跨越式发展必须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跨越的实现,应当具备指标体系,具备可检验性。湖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应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实现由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的跨越;二是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跨越;三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三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经济”向“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跨越;四是区域结构实现由一市(武汉)独大向全面(大中小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跨越;五是品牌结构实现由过多依赖国外到国内品牌自主创新的跨越;六是生态环境实现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到发展与治理同步的跨越;七是城镇化水平实现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跨越;八是人才建设实现由育才大省到用才大省的跨越;九是人民群众生活实现从初步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乘“十一五”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弯道超越”之势,推进跨越式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高度一致,又体现了湖北发展不够要求加快发展的实践诉求,体现了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具有的诸种条件优势。这种跨越,应是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可持续的跨越,应当贯穿于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体现为经济总量增速、增长质量和结构都必须明显高于、好于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在持续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民生领域的治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12・20”重要讲话所指出的:“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湖北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基本路径应该是围绕主线调结构促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抢抓机遇与扩大优势相结合。抢抓机遇包括共有机遇和独有机遇。促进中部崛起,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经济增长多极化”的时代来临,这是湖北和中部各省的共有机遇。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建设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部中心城市”等,则是独有机遇。所谓扩大优势,是指进一步发展湖北“十五”以来打基础、管长远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农业强省、荆楚文化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尤其是推进“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弯道超越的优势,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具体化、明晰化的优势。
二是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相结合。我省作为内生型主导省份,发展经济同样要靠三驾马车拉动,内需与外需必须并重。扩大内需,要积极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重点是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要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等来拉动消费需求。拓展外需,要在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上下工夫,以武汉、宜昌、襄阳等市为重点促进进出口上规模。
三是结构调整与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相结合。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区域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结合推进,以调整促发展升级。尤其是要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包括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重点是要启动“千亿产业工程”,巩固、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和纺织六大产业全部超千亿元的势头,并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力争迈向全国区域经济第一方阵。
四是提升老增长极与壮大新增长极相结合。我省从“十五”至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续八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变为持续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武汉及武汉城市圈这个增长极。借鉴发达省份或发达国家的跨越发展的经验,除了继续提升大武汉这个老增长极,促进武汉在迈向万亿俱乐部中提高综合竞争力外,还要壮大宜昌、襄阳等新的增长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和襄十随城市群三大板块并进的发展格局。
五是加大开放与加快创新相结合。加大开放与加快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加大开放,就是要坚持开放先导,全方位开放,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提高引资、引智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创新,主要是充分利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这两个重要平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创新能力,使自主创新体系和创新体制成为我省“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湖北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第一,人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人,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湖北人才优势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而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无明显优势,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与建立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托企业主体,而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必须大力宣扬和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既要大力加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又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创业和发展,让企业家成为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二,产业培育。跨越式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上,不仅要实现产业规模的大幅度扩张,而且要实现产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一是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提升核心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重工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加快形成旅游、现代物流、文化、金融、中介等五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6%左右。
第三,改革开放。改革就是突破原来的体制机制框架,为新的生产力高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安排和环境。在资源环境和民生目标的双重约束下,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当前最迫切的制度创新安排集中在:一是建立和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价格倒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的职能。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各职能部门放权让利,促使政府从“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四,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社会活跃的程度。只有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环境,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思想解放不够,一直是制约湖北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讲,湖北发展不够就在于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抓住国家赋予湖北试验权的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营造一个有利于跨越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
新闻录入: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