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方向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本方向以武汉城市圈为样本,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制度的交叉研究,充实与完善了现代区域经济与管理理论,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为申报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奠定了基础。通过项目研究与学术交流,锻炼和培养一支高素质学术队伍;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举办专题培训和管理咨询,为湖北省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区域经济与管理人才。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北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六大基地之一。本方向重点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新方式、区域一体化与区域治理的新机制、“两型”产业发展路径,为湖北省“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提供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库、智力支持,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以及在国内外所处水平状况
本方向依托江汉大学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已对武汉城市圈跟踪研究五年。已在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现状指标、浅层一体化(产业合作、区域合作)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在研究基地建设期将突出对武汉城市圈经济转型与创新、深度一体化与区域治理等问题的研究:一是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机制、产业组织等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二是深化空间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前沿理论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使之成为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与支撑。
江汉大学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是武汉市对武汉城市圈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之一,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已与省市政府“圈办”、“两型办”、发改委、统计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连续四年发布《武汉城市圈发展报告》白皮书,与武汉制造业战略发展研究所相互融合,合作出版《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研究》著作。该方向已经初步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数据库及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本研究方向承担了省、市级项目21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EI和ISTP检索8篇,被采纳的研究报告5部,获第一届湖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一项、第七届湖北省社科三等奖一项。
本研究方向学术梯队由杨卫东、郭虹、黄建文、黄其新、向琳和吴云雁等人组成,在经济发展方式、产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区域治理、区域创新、“两型”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中心主任兼本方向学术带头人杨卫东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汉大学校长、现为中共武汉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历任武汉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在国有经济、区域经济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08年以后,主持“两型社会”内涵及发展途径研究、武汉城市圈发展报告等省市课题13项目,主编《中心城市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以武汉为例》等著作。《武汉城市圈发展研究(调研报告)》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两项。主要学术骨干郭虹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区域一体化、产业一体化领域问题,主持武汉市社科基金“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定位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融合研究”、武汉市商务局课题“武汉市经济协作区联合与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省市课题3项,作为第二成员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杨卫东教授主持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编《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研究》等著作,获得湖北省研究奖1项;黄建文博士、江汉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主要研究区域治理,所著《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博弈论分析:对中国分税制重新解读》入选中国治理从书。主要学术骨干黄其新副教授、博士、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区域资源规划等问题,主持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高速铁路对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等相关课题3项。吴云雁博士、向琳博士等人重点研究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发展问题。吴云燕博士主持武汉市武汉市科技局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下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向林博士在国际三大检索发表相关论文4篇。
新闻录入:admin | |